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明代本溪水洞的名称

作者简介:梁志龙,曾任本溪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年逾耳顺,心如而立。他人嗜酒如命,此人则见酒忘命。尝自赞曰:喝得热酒,坐得冷板凳。主持和参加过三十余个考古发掘和调查项目,获得过国家和省市相关奖励,出版过《沸流集》等学术专著。
明代本溪水洞的名称
原创:梁志龙
近翻《明实录》,读到一条史料,内有“佛僧洞”一名,引起了我的注意。
史料是这样写的:“成化三年 (1467)二月已亥,总督辽东军务左都御使李秉等奏:‘海西、建州等虏,入鸦鹘关,抄掠佛僧洞等处。副总兵施英等分兵御之,遣都指挥邓佐率兵五百前哨,至双岭遇伏战死,一时陷没者余百人。施英亦次树遮岭,与参将周俊兵合,去佐不远,不能应援,致损士马、挫军威,罪不可宥。’事下兵部,言:‘施英向以启衅要功被劾,令立功自赎,今复行师失律,致陷佐等,诚宜逮问,但兵兴之际,用人方急。’上是之,曰:‘施英姑不问,仍令杀贼赎罪。’”
这条史料记载了一次战役。
这次战役发生在明代成化三年(1467)二月,当时,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联合入寇,从鸦鹘关进人明朝内地,先在佛僧洞等处抢夺。辽东副总兵施英派遣邓佐率五百兵士先往抵御,兵至双岭,遭遇女真人的埋伏,邓佐与百余兵士战死。战斗中,施英率兵至树遮岭,与参将周俊所率兵马会合。这里距离双岭不远,但施英却未及时赴援。李秉在战后的奏折中认为,邓佐兵败,施英应负主要责任。兵部考虑当时形势,未对施英予以“逮问”,成化皇帝赞成兵部意见,命施英“杀贼赎罪”。
这里出现的地名鸦鹘关,是明朝设于辽东边境的一处关口, 位于今新宾县苇子峪乡三道关村。成化五年( 1469),清河堡建成后,鸦鹘关归属清河堡所辖。
那时的建州女真,主要居住在桓仁和新宾地区,他们进入鸦鹘关后,不久就会踏上今天属于本溪东部山区的土地。
双岭与树遮岭,应该在佛僧洞附近。
佛僧洞在哪儿?明代《辽东志 · 地理》“辽阳” 条目中有着明确的记载:
“佛僧洞,城东二百五十里,内有石佛、石罗汉,洞中有水伏流,西北出洞,又伏流五十里,至暗吉里。”
《全辽志·山川》,一字不差地重复抄录了这段文字。
这里的“城东”,指的是辽阳城东,由辽阳向东二百五十里,正是现今本溪水洞附近。那些“石佛”、“石罗汉” ,所指应为本溪水洞内的象形的钟乳石。“有 水伏流”,说的正是洞中暗河。伏流,多指地下水流,如《淮南子·坠形训》说:“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曰:“河源出昆仑, 伏流地中方三千里。”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也说:“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又,佛僧洞里的河水“西北出洞”,本溪水洞洞口及出水口也在西北,两者相合。《辽东志》的记载也有疑点,佛僧洞内的河水流出后,“又伏流五十里”,继续着地下流动的状态,但本溪水洞的河水流出后,则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西北注入太子河,绝非继续着“伏流”。因此,“ 又伏流五十里”的记载,恐怕不是实际状况的描述。水出佛僧洞后,流至五十里的地方叫暗吉里,如果自本溪水洞沿太子河曲折而下,行至五十里,应该为今本溪县法台一带。
上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佛僧洞,当为明代本溪水洞的名称。佛僧洞的得名,应源于洞内如佛似僧的钟乳石。
佛僧洞的名字,早在明景泰二年( 1451),就已经出现在《明实录》中了:“景泰二年(1451)夏四月癸巳,升辽东官军指挥使等官一百八十八人,俱一级,赏右参将都督刘端、掌都司事都督王祥、都指挥高飞等有差,以佛僧洞杀贼功也。”
刘端等188名官军,曾在佛僧洞“杀贼”立有战功,因此受到升职和赏赐。
《明实录》又载,嘉靖十一年( 1532)十一月癸酉,皇帝下诏。制定“军功袭替令”。所谓“袭替”,就是指后人荫袭祖上官职。兵部尚书王宪负责操作此事。他在起草律令中,援引了许多获得战功的例子,其中“正统十四年至景泰元、二、三年”的例子中,就包括了佛僧洞那次战役。皇帝审阅王宪关手军功袭替的律令草案后批示:“俱如拟会,纂入会典,永为定例,刊刻榜文,晓谕天下。”于是,在《大明会典》“武职袭替”一节中,就有了如下的法律条义:“正统十四年至景泰元、二、三年,……辽东八里庄、龟儿山、扣河空、背阴寨、佛僧洞等处,当先被伤,并杀贼有功,越升职级。照嘉靖元年(1522)例,准袭。”
按上,本溪水洞,曾被录入明代重要的官修典籍《大明会典》中。
明《全辽志 · 边防》,在清河堡“边台”条目内,记有16座烽火台,其中一座名叫“佛僧岭台”,当与佛僧洞有关。
佛僧岭,有两个候选地。第一,就是本溪水洞所在的那座山岭,既然洞名“佛僧”,有洞之岭,借光而称佛僧岭,也是自然之事。但对这个山岭,没有做过考古调查,其上有无烽火台尚不清楚,如果没有烽火台,这个地点,则失去了候选资格。第二,水洞东北,有座山峰,今称观音阁山,山上有座明代烽火台,遗迹至今清楚,因烽火台的缘故,这山,过去被唤作老墩台山。或因临近水洞的这层关系,老墩台山,那时也许被叫做佛僧岭。
两个候选地孰是孰非,只好等待调查后再作最后的敲定。顺便把成化三年( 1467 )双岭战后的相关事情说说。
李秉还有一个奏折,他说:“双岭之 战,随征官军署都指挥邓佐、达官指挥使李刚等九十八人阵亡,请以辽东都司官库棉布人给四匹,以备丧具。”皇帝答应了这个请求。
二月甲辰, 李秉又建议,对在京的海西女真的使臣,进行审译、看看是谁跟着建州女真“抄掠边境”,京城里的海西女真使臣都说:罕河、兀者、肥河三卫距离建州女真居地较近,是他们“党比为寇”,入境掠夺。皇帝下了圣旨,对这三卫进行了严厉斥责。
三月,建州和海西女真,再次寇掠辽东,入抢连山关、通远堡、抚顺等地。
五月,命左都御使李秉提督军务,武靖伯赵辅佩靖虏将军印充总兵官,往辽东调兵,做征讨建州女真的准备。
九月,明军兵分五路,在赵辅和李秉的率领下,逾过今新宾苏子河,杀入建州左右卫住地。本次战争,朝鲜出兵万余,杀入今桓仁浑江及其支流富尔江流域,斩杀了建州卫都督李满住等人。
建州的入掠,付出了惨痛代价。
另据《全辽志》等史料记载,邓佐本次出兵地点,是奉集堡,堡址位于今沈阳市苏家屯区。
邓佐死后,一度被神化。八月,皇帝下诏,在辽阳城内立邓佐祠,供人祭祀和凭吊。据著名史学家孟森考证,清代堂子供奉的邓将军,就是邓佐。《全辽志·宦业》及明《四镇三关志·辽镇才贤》,都有邓佐小传,说他“仪表魁梧,性资刚勇”,“善骑射,有胆力”,并比较详细地记述双岭战役中,邓佐杀敌力竭,引刀自刎的壮烈场面。但在涉及的地名中,却都没有提到佛僧洞。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致谢原作者
编辑:一寸丹心
印象本溪谈老百姓感兴趣的家乡话题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和关注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