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看电影|本来无善恶,何处惹真情——《调音师》观后

剥开善恶的外衣,我们会发现善恶虽形同水火,其实生自同根。人性从古到今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我们可以说人心很古。这固然让人心寒,但可以预期的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与人协作越来越多,善一定会持续扩大和升华,所以,世风日上。
文/不明真相的群众这是读书郎闲笔的第132篇文章,全文大约1500字,细读大约需要5分钟。
我看过《调音师》以后,觉得不错,就推荐给老婆去看,结果,她看完把我大骂了一通。
“人性太丑陋太阴暗了,看了想吐”。
这是她的说法。
抱着将功赎罪的心理,我又把电影看了两遍。
这两看不要紧,我获得了一个很奇特的体验。怎么个奇特法?说来话长,来杯咖啡。
《调音师》的导演是个极其贪婪的家伙,他基本上想把所有可能对观众有效的元素,比如纯真美好的爱情,多层嵌套的悬疑,无厘头的黑色幽默,本土特色的社会现实批判,都放进一部电影里面。其中,人会有多坏,是这部电影里面份量最重的元素。
可是,等你把电影看完两遍,不,三遍,那些让人感到恶心、震撼的暴力、肮脏、阴谋、欺诈,就像洗了一个热水澡以后的疲惫一样,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留下来的是什么呢?反而是那些最幼稚简单的东西,是阿卡什和苏菲两情相悦时的欢欣,是独自吟唱“深色皮肤的可爱姑娘”时的哀愁, 是再次相遇时物是人非的怆然,是音乐响起时弗朗科餐厅里的群魔乱舞……
印度斯里兰姆·拉格万执导电影,根据法国同名电影短片改编
这多么像人生啊。多年以后,我们垂垂老去,萦绕在我们脑际的,到底是我们曾经经受的困苦,曾经目睹的丑恶,还是我们曾经体验的欢乐,曾经欣赏的美好?而那永恒的问题,人性,是善还是恶,到底有没有答案?
讨论这个问题有一个简单的前提,那就是无论“善”还是“恶”,都是一种充满主观色彩的意识形态。人,人生,在有“善”与“恶”之前很久很久就存在了。
我们只能知道,人本来只是一种动物,动物的主要意志是生存。从这个角度,人为了自己的生存,用暴力优势剥夺他人的生命、财产,用智力优势骗取他人的资源、机会,都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所谓人性恶。所以,警察局长曼诺拉和西米因为肉欲通奸,西米为自保谋杀邻居迪萨老太太,警察局长为自保谋杀阿卡什,医生、小贩、司机为了摆脱贫困联手盗取他人的器官,小孩为了赚点小钱出售偷录的视频,都可以理解为人性的“恶”。
印度版《调音师》里的女主角西米(塔布饰)
但人面临的复杂性在于,人不是永远的独行者,人活在一个“社会”里,人需要跟他人协作。
比如最简单的,男女如果不合作,基因繁衍就无法完成,更说不上组建家庭抚育后代。如果需要协作,可能就需要:人在没有收益或者没有确定收益的情况下主动付出,人遵守约定以提高成交的可能性。谁又能否认,西米和警察局长享受鱼水之欢时没有善意,你听西米笑得多开心。更无法否认,普拉默想给疲倦的婚姻中的西米一个惊喜,是生活中多么常见而美好的善意。凶恶的警察局长,被老婆逼到洗衣机顶上,如果他对老婆不是善意尚存,会搞到这么狼狈吗?难道他还打不过他老婆吗?
人与动物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除了交配和抚育后代,还有很多社会事务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比如,医生、小贩、司机不合作,他们就无法完成割取他人器官这样复杂的任务。阿卡什、医生、小贩、司机不合作,就无法完成骗取警察局长1000万卢布赎金这样的复杂任务。阿卡什和西米如果不阶段性地合作,就无法逃脱临时牢房。即使这些任务的最终目的或者结局,充分展现了人性的恶,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也还是需要善意和信任。你看小贩萨库在突突车司机莫里垂危时的哭泣,不是真诚的吗?
2010年法国电影短片《调音师》
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因为有助于协作,有利于整个社会,所以人类社会, 对这种善意,进行了持续的褒扬,以至成为了不需要争议的共识,这叫做意识形态。
比如,基于求偶、婚姻、家庭有关的善意,被人升华为爱情、亲情。阿卡什和苏菲的爱情让人动容,也可以解释为人类社会对这种善意的褒扬,或者审美上的升华。
而和社会协作有关的善意,则被升华为道德层面的公序良俗、法律层面的契约精神、宗教层面的惩恶扬善因果报应。小贩听阿卡什谈到她手上的湿婆纹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就是宗教在惩恶扬善方面的作用例证。阿卡什主张放走西米,核心是应该是法律层面的考虑。
剥开善恶的外衣,我们会发现善恶虽形同水火,其实生自同根。人性从古到今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我们可以说人心很古。这固然让人心寒,但可以预期的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与人协作越来越多,善一定会持续扩大和升华,所以,世风日上。
多年以后,我们垂垂老去,我们经受的苦难,目睹的丑恶,可能都会被洗去,而漫长的人生路上,那些偶尔但持续闪现的善意和温情,那些被升华的美,会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的人生曾经是好的。
本文作者不明真相的群众,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以陪聊陪赌为业。
本文是独家首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娄圆圆
小 ? 编 ? 攻 ? 略
2019年4月,改编自法国同名短片,由斯里兰姆·拉格万执导的电影《调音师》在中国上映,电影一出,好评如潮,我们惊艳于电影的超多次反转,感慨于人性的丑恶与黑暗,但是今日的文章里,作者不明真相的群众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解读。他透过人心之恶,看到隐藏的善意,又通过审视善恶,发现善恶相生,两者同根。而那些曾让人厌恶的丑恶,等到了人生终局,很可能都会被漫长的时间洗去,留下的,是人生里时而闪现的善意与美好。
看电影专栏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
看电影 | 预告·华语电影与好莱坞系列讲座
看电影 | 奇女毒龙vs卧虎藏龙(一)
看电影 | 玉簪玉梳vs卧虎藏龙(二)
看电影 | 本来无一物
看电影 | 朋克与《木兰》
看电影 | 麻烦的木兰
看电影 | 木兰的麻烦
看电影 | 王卓异·功夫菜
看电影 | 王卓异·焦虑的画像@迷魂记
看电影 | 王卓异 · 小马哥与孤儿们@英雄本色
看电影 | 王卓异 ·从中国城到威虎山@智取威虎山3D
看电影 | 王卓异·江湖与街头@《无间道》
看电影 | 王卓异·不想也难@《饮食男女》(文末有惊喜)
看电影 | 王卓异·Quizás,Perhaps,好似@《花样年华》& 美国版《饮食男女》
看电影 | 《芳华》的主角没有青春
9月1日“读书郎闲笔”开刊词发布,很快吸引了许多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在此谢谢大家的支持。
茹是说|发刊词·走笔至此
以后的每周二、四、六晚19:00,西窗剪烛试笔,芭蕉听雨闲读,我们将与您分享文学,体味人生。
欢迎关注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