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千年古村武义少妃村

永康乡愁|第496期
风,吹落了叶子
也吹冷了远山的夕阳
老宅旁那棵银杏树
刺破屋脊躲进了
千年的风霜里
连同月光轻盈
庇佑着这座
宁静的山村
??
长按下方绿色按键收听音频千年古村武义少妃村 武义县新宅镇北部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座千年古村静静地躺在群山环抱中。
它有一个十分动听的名字——少妃村,让人想到一个倾国倾城的妃子。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古村,它的故事里真的有一个美丽的妃子吗?
少妃又称小妃、少微、小微。坐落在武义县境内,从前属宣平县管辖。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宣平县撤销,划归武义县。解放后,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宣武乡,后叫宣武公社。改革开放后,恢复原名,把上下宅改叫上少妃、下少妃。因为同宗同源,当地村民仍叫它少妃村。少妃村名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一是与村东的菊妃山有关。《武川备考·山川》:“南曰菊妃山,南三十里。妃《通志》作姬。《万历志》:山峰百余步,多生兰菊。”《康熙志》:“旁有妃水溪,食其水者多寿。东北支为大妃岭,南二十九里。”清初,我国著名的沿革地理学家、学者顾祖禹在他的《读史方舆纪要》里说得更清楚:“又大妃岭,在县南四十里,其相接者曰小妃岭,接处州宣平界。”在陈氏宗谱中有一篇陈氏三十一世孙陈殿魁于清光绪五年(1879)撰写的《重建大妃祖庙碑志》,也讲到了少妃村的由来:“吾族由真定徙居于此,旧名菊岩,又名菊妃山。左之桥,右之岭,罔弗以菊妃名。越数十年徙于松谷,特恐年湮代远,数典或忘,因以菊岩为大妃,松谷为少妃。系大妃于祖庙,所谓水源木本,庶几世子孙无相忘也。……声灵广被,大妃、少妃巍焕之。”
所谓“菊妃山”是指从少妃村东的海拔516米的内坞山,向北东延展,分别是几座534米的高山,过乌梯畈、谢弄至大殿北东海拔568米的高坑岭一带的山岭。“妃水溪”就是现在的双港溪,又叫苦竹溪。“发源于宣武乡八哥山(少妃西侧高山),经岭下汤、徐村于大田乡小王船头注入熟溪。”(1993年版《武义县水利志》)“食其水者多寿”,说明在当时此水流之纯净。“大妃”,即现在的“大庙”,少妃陈姓始祖陈拱登始迁“大妃”,越数十年后,才迁往“少妃”。《武川备考·舆图》中大庙作“大殿”,大庙的“庙”,武义人都读为“殿”。所谓“大殿”,是少妃陈氏后裔为纪念始祖陈拱登在现在的“大庙”盖的一座殿,故历来沿称为“大殿”,并衍生为一个村落(下文为了统一语言,大庙均写作大殿)。
二是与少微星有关。2002年少妃陈氏重修谱时,三十六代孙陈福章在谱序中说:“少妃平舆始祖陈拱登,生于唐末公元十世纪末叶,年少有志于自立。祖陈辕仲达暨拱登参与保驾僖宗(874~888)建功勋。此时吾祖系于江西义门,七百口不家,子孙贤良,忠孝和睦甚笃,颇具影响,由僖宗敕封陈辕平舆侯,族裔平舆郡,从颖川大族中脱颖而出。一日拱登与弟沿括苍省亲,路经大庙,视其山川佳胜,隐居。是夜,忽见郑岩山红光满天,有一微星喜降,遂仆居少妃。”陈福章在《序》说到他的先祖拱登“忽见郑岩山红光满天,有一微星喜降,遂仆居少妃”。取村名为“少微”,是应了天象的吉祥。
在陈氏谱中,朱应五写的《楚生公暨孺人合传》中说得更明确:“宣平之少微村,盖少微者乃天南之处士星也。郡名处州,原之于此,犹之乎地应台宿,则名台州,轸旁有长沙星,即名其地为长沙府也。夫以郡之所由名,而即寓于公所之村其为村也,不亦伟乎。”朱应五认为,陈拱登取村名为“少微”,是此地应了少微星座,与处州、台州、长沙这些郡的取名方法相同。谱中还有一篇清道光三年(1823)四月陶滨撰的《诚仪夫子传》中也说:“少微之宅,上应处士之星。”
最传奇的说法是,唐朝末年,李存勖建立后唐,亲信太监和戏子,一万宫女还嫌太少,命太监戏子去民间掠夺女子,有一次把陈厍姐姐也抢去了。陈厍父亲作为一个士大夫,悲愤至极,辞官回家休养,在公元928年改名少妃,意思是这里没有妃子可选。从此以后,这一带的百姓再不受选妃之苦,过着男耕女织平安的生活。
少妃自北向南分为上少妃和下少妃两个行政村。上少妃村已经入选了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引起了外界不少人的好奇。
上少妃的北面有一座巍峨耸立的花岗岩体,叫做郑岩峰,山峰上古树繁茂,遮天蔽日,是少妃人引以为自豪的风景山。当地人甚至为它建造了岩仙庙(后改为陈厍纪念馆),少妃古村就坐落在这一座在村人眼里十分神圣的山峰脚下。
这里四周环山,东北有陡峭的少妃岭,东南有海拔600多米的雀树山,西南面盘踞着海拔近800米的跑马坪,西边还有黄岗岭和塘面丘,狭长的山谷中间分布着几个自然村。初冬的暖阳里,少妃古村就静静地卧在山脚下,宛如一个娴静的少女。
这里三面山地,一面丘陵,山坳有水田。这里除出产稻米外,就是豆、玉米、番薯、茶叶、桐子、松杉木,没什么经济特产。村民除种地外,就是做做泥瓦工,外出搞建筑,或去边远省份开小超市开五金店经商。
但少妃绝对不是穷山恶水之地,你可不要小看这个地方。
据记载,唐末五代就有陈姓始祖迁居于此。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自陈旺自开基以来,陈氏以忠孝节义为本,勤俭耕读传家,建书堂(东佳书院前身),立家法,敬友邻,睦家人,使义门陈氏家族人才辈出,义风蔚然而日益昌盛。据说,陈氏一族从建立到宋真宗咸平四年近100年时间里,登科任官吏便达430人之多。
岩仙庙改造成陈厍纪念馆
陈桥兵变,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兵变,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兵变,一次看似普通的军事政变,一次看似寻常的改朝换代,一个没有流血的朝代更迭,是由乱到治的大转折。赵匡胤建立了宋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流血夺权活动和混乱的分裂局面,制定了以长治久安为目的的治国方针。
因此,陈桥兵变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同一般的,而陈桥兵变发起人之一就是少妃人陈厍,是对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少数几位有功人员之一。
在村里的陈厍纪念馆里,我们了解了陈厍其人其事。 
陈厍(931~994),是陈氏始祖陈拱登的曾孙,也是原宣平县区域第一位进士。陈厍是宋朝的开国元勋封金紫光禄大夫,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之职)。
从北宋胡则(就是永康胡公)为陈厍写的墓志铭中知道,陈厍曾对赵匡胤讲:“天之眷命,必有所归,宜敛英韬光,以俟其变。”陈厍一言成谶,并于后周显德七年(960)发动了陈桥政变。
到了近代,村民把始建于唐末的岩仙庙改造成陈厍纪念馆,并在上个世纪申报了武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厍纪念馆建筑为三进厅,戏台飞檐,天井大厅,祖宗寝堂,雕梁画栋,非常气派,建筑风格明显带有地域特色。
村里有一棵千年银杏树,见证着千年古村落的繁华和湮没。村民非常珍惜这棵树,给它供了牌位,管它叫“白果亲娘”,谁家生了孩子,都要来拜亲娘。
一幢清末民初的老宅,门楣上的牌匾写着“义门家风”,从门厅的残留的牛腿雕花来看,曾经也是大户人家,可惜走进院子,看到一侧的房屋倾倒得只剩下一面土墙,爬满了青苔。
听村里人说,这以前也是村里富贵人家的屋子,风水很好,还有“五马争槽”的说法,土改以后就分给了很多人家。现在也很久没人住了,房子越来越破败。
一幢清代古建筑“温宅”的门前,还有两块旗杆石,宣示着曾经的荣光。这幢房子也叫“两头门”,东西两侧各有一个门洞,关起来就自成一个小院落。“这算是村里保存得最好的老宅了,可是也渐渐显出破败的迹象。”
村里唯一幢明代的古建筑,只有一个小小的天井,几间厢房里住在上了年纪的老人。“要塌了,住着也有点怕哩。” “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都是留守老人,老宅没人住也没人修,渐渐地有些烂掉了。”
少妃村现已入选了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让村里也看到了希望。
“当务之急,肯定是要先把这批古建筑保护起来,至少要把危房先改造了。” 利用少妃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村庄进行开发,比如搞旅游,搞民宿,把年轻人也吸引回村里,有了人古村才会有活力。
少妃除了20多幢的古建筑,曾经隶属于处州宣平四大镇之一的少妃,还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据记载,担任过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陶健、第一任宣平县委书记曾志达等都曾在少妃开展过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很多古建外墙上都还残留着“人民公社”、“破四旧”、“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等标语,一处保持原样的供销社,挂着毛泽东诗词的石刻楹联,红色印记非常丰富。
摄影:影子
历史老村少妃村,拥有若干风景区。村内几块囫囵山,好像馒头蒸笼吹。现已开发灵泉岩,爬山游洞可嬉戏。郑岩影在云雾里,对镜梳妆似美女。雄鸡砣和金交椅,幅幅都是好山水。少妃村上农家头,水泥已铺到家门口,旧村换上了新貌,有时间的朋友,不妨趁着初冬还能找寻到秋天的影子,古村少妃快乐一游哩!

今日推荐上下滑动扫码即可订阅
永康乡愁视频号现已开通↓关注↓记录生活,记录你我他的故事,让更多人懂得珍惜!
特别提醒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文章的更新不再按照推送时间排序,如果你还是时不时会想念乡愁的文章,不想失联的话,请这样操作:
1.在每一次阅读后点“在看”;
2.设为星标, 点击公众号名称“永康乡愁"或姐妹号”乡愁归处“ 再点右上角的“…”,点“设为星标”
永康乡愁整编,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投稿微信:932670871@qq.com推文广告商务合作请13506797066 微信同号,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永康乡愁公众平台永康记忆 | 回望永康70年,一张张绝版老相片
邹朝霞 || 心中的世外桃源
乡愁 | 李青芳:故乡曳坑
鄢东良 | 《井 之 角》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