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河北枣强是明朝初年大移民的另一重要集散地

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明初大移民”虽然经历了数百年,人们总是津津乐道地传说着关于移民的故事。移民除了家喻户晓的山西“洪洞县”之外,那么另一重要集散地则在河北枣强。然而枣强县移民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人们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一直一辈一辈地在传说着,猜测着。希望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寻找一个比较可靠的说法。我们努力在时光的隧道里寻找着迁民的足迹。
1、枣强移民的历史背景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几十年的移民活动,不仅史实确凿,且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明太祖实录·迁民》一节记载明朝移民达六十六次,其中规模较大有十八次,枣强为其中的一部分,且是个中转站,又是历史移民的接纳地。历史上的元代只有八十九年。元顺帝时,丞相伯颜奏请朝廷,杀尽天下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中以这五姓为最多),这一血腥恐怖的政策,终于激起了元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元末明初,中原和长江流域经历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第一次是刘福通率领两准、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部分的农民十余万人与元军浴血奋战十三年,惨遭镇压以失败告终。元军在镇压过程中手段残忍,无所其极。过皆屠城,百姓“十亡七八”,使中原呈现“春燕回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的凄惨景象。第二次是元统治集团的内讧征战。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数年之间,凡战数百起。第三次朱元璋起兵两准,南征北战,推翻元统治,连年征战,“山东北平数千里沃壤之土,自兵乱以来,尽化为荒芜之地,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什一,地广民稀,开辟无方”。第四次便是“靖难之役”,为争夺皇位燕王朱棣向南京政权发动战争,持续四年之久,杀掠无数,京、鲁、豫、皖为甚,以至“道路堵塞,田畴草莽,千村辟荔,魂哭鬼狂”,“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元末明初,旱涝蝗疫之灾也超过任何一个朝代,自元末至明末的二百七十多年间,发生各种自然灾害达一千多次,平均每年三次以上,其中最严重的是水灾,几乎每年都有大洪水泛滥。据《元史》记载,仅元末四十余年旱涝灾害山东十八次,河南十七次,河北七次。因枣强县地势较高,遂成为明初移民集聚或四散的地区。元末明初的蝗灾也相当严重,元至正元年(1341)年到二十六年(1366)的二十五年中,大蝗灾就有十八九次,山东河南一些地区出现了“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另外危害极大的瘟疫也多流行。蝗灾瘟疫加之战祸,老百姓非死既逃,使得中原一代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不少富庶地区也变得荆棘遍地,满目疮痍。
2、枣强移民的规模和分布明初,在人口剧减,府州生产力大衰退的情况下,统治者十分清楚,也万分着急。朱元璋言“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不单最高统治者朱元璋如此认识,地方和中央官员也纷纷上书请求充实空旷之野。发展生产,提高财力,明知州苏琦提出“时宜三事”,其第三事既为“垦田以实中原”。在这种政治经济背景下,枣强移民大致分两个阶段:一是明初,二是明中后期。明初主要是向外输出,明中后期则以输入为主。第一阶段明初移民。民初洪武年间枣强与山西洪洞均设有移民机构。其中枣强籍居民多迁往山东西北部及西部与略东一带。在洪武年间山东接受移民共一百八十四万,其中来自山西一百二十一万;来自枣强三十五万,两股主要分布在今山东的济南、历城、章丘、高青、青岛、胶南、胶州、既墨、淄博、枣庄、滕县、德州、宁津、商河、济阳、禹城、夏津、陵县、齐河、武城、广饶、滨县(今滨州市)、惠民、垦利、阳信、沾化、利津、博兴、潍坊、潍县、诸城、安丘、临朐、寿光、高密、益都、烟台、牟平、文登、莱阳、栖霞、沂水、日照、莒县、泰安、济宁、曲阜、邹县、菏泽、巨野、单县、曹县、东阿、临清、莘县、金乡、阳谷、冠县、高唐等八十八个县,占全省辖县数的95.6%,其中枣强移民以淄博市、滨州市、东营市、青州市、德州市、潍坊市最多。据记载:胶州大行高氏始祖高伯通,于元至正廿一年,从北直隶省枣强县干草村迁来山东省利津县,明初又从利津县迁至胶州,落户于今胶州大行村。为何如此之众?原因之一是:从河北枣强移民并非一次,既有官府组织的移民,又有民间的游居漂移;原因之二是:枣强作为当时的一级移民机构(或是移民的迁散地),既有本乡本土的枣强土著人,又有从河北组织的各地民众;原因之三是:居于枣强的流民多被迁徙,所谓“流民”既年饥或避兵他徙者,也就是未得到政府允许并且未编入迁入地户籍的流动人口;原因之四是:河北枣强西连秦晋,东临齐鲁成为明初由山西向山东移民的必经之地。在移民过程中,既有枣强人,又有山西人掺杂其中,综上所述,就构成了河北枣强数十万移民的迁徙规模。需要说明的是元末明初枣强辖区内的很多村庄多被迁徙不存,例如相传辖区内“七纸房、八涧里”,现在仅存五纸房一涧里等等,这些村何去何从已无记载。第二阶段则是以接纳移民为主,向外迁民为辅的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明永乐年间,根据《枣强县志》载,明永乐年间,山西、山东等地一批移民到本县安居。
另外,从移民琐记中也可以看到枣强移民的轶事。刘家夹河村,居民于明洪武年间由枣强迁来,选择的地点在两河之间,姓氏与地形相连,村子便叫刘家夹河;双合村,明初李姓一家,由枣强迁来,大清河口,选择一高地建村,取名“台子李”;船王,明初王氏一家由枣强移来建村,村址紧靠大清河,居民以养船为业,人称“船王”;买河,枣强移民初来时,住在河边,有一富户买下了旧河道开辟为良田,远近闻名,村子也被称为买河;七龙河,民间传说此地有古村,因明初从枣强移民来此,地方多水患,人们以为水中有恶龙,便把匕首缚在牛角上,刺杀河湾中心的恶龙,并立村名为“匕龙河”后讹为“七龙河”;棉花王,根据《王氏族谱》记载,始祖王起长、王起安、王起远兄弟三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来,各自立村为家。为使兄弟之间不失去联系,约定村名均以“花”为记;戴家店,相传明洪武年间戴姓始祖,由河北枣强县迁居于此立村戴家,后因村人靠大路开店,殷勤待客,仗义疏财,由此戴家店声誉在外,村名遂为戴家店;张乐滨,根据《张氏族谱》记载,始祖张万五、张万贞,于洪武二年(1369年)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立村,因村西曾有马场,在近水湾处搭有一马棚,该村在这一马棚的入口处,故曾有“马棚口”,至清康熙年间村中有一名叫张乐滨的人在当地较有名望,遂更村名张乐滨。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曹树基教授在《从移民地名解读我国移民史》中,所说的,“天下不独有大槐树,来自山西大槐树的移民迁入济南府境,开始遇到另一支颇具规模的移民人群,来自北平枣强的移民。”在今山东齐河县,至少有七十五个村自称元末明初来自枣强。虽然同一时期,来自山西的建村庄更多达一百个,但到山东滨县的,来自枣强的村庄多达四百个,而来自山西洪洞的不足二十个。阳信、沾化两县几乎是枣强移民的一统天下。”【文章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