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知识点: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知识梳理】
1. 背景:(l)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3)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2.各学派代表人物:①道家:老子和庄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墨子;
3. 评价:(1)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 各家学派彼此渗透、吸收、融合,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时期 人物 主张
战国 孟子 ①政治:a.发展孔子的“仁””为“仁政”思想。b.发展孔子以德治民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善”。
影响:战国后期,儒学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后来发展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时期 人物 主张
②政治: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
四、法家
②主张: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主张依法治国。
【学习探究】
项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2、如何看待儒家的“民本”思想?
②它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而是一种加强统治的策略。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新儒学的背景)
(2) 但诸侯国的势力日益猛涨,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二、董伸舒的新儒学
2. 内容:
(2)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3.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三、主流地位的确立
(2) 措施:
②将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规定为教科书。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3) 结果
②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提示:
②主题: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新儒学谈论神学。
第3课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2.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4.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2. 内容: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先有理而后有物。 
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①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人性与天理一致。
③“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4.本质:为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1) 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3) 朱熹学术影响到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还传及欧洲。
1. 南宋时期陆九渊的思想
(2) 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 明中后期王阳明的思想
(2)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学习探究】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l) 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3)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了人性,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进一步巩固和凸现了儒学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知识梳理】
(1) 内容:
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①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 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2) 意义: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l) 内容:
 
 
 
(2) 意义: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阶段 时间 地位、特征
遭受打击 秦朝 “焚书坑儒”,遭受沉重打击
走向成熟 宋明 (1)儒学从道教、佛教中汲取有益内容, 理学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2)由理学发展到心学,完成更为理论化、思辨化过程。
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认识: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知识梳理】
l. 产生背景
(2)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l) 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3. 思想主张
(2) 反对迷信, 强调自由。
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l) 主张
 
(2) 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l) 思想主张
②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把人分为几等, 各尽其责。
3. 亚里士多德
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2) 地位: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1) 相同点: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否定神的意志, 强调人的价值。
①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 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忽视道德, 追求功利。
2、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
(2) 不同点:
②对道德来源认识不同:孔子强调人的自律和社会约束作用;苏格拉底更强调知识的意义。
【知识梳理】
1.十四五世纪, 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二、文艺复兴
(l) 经济: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 本质: 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4. 成就:
①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 ,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 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③彼特拉克:代表作是《歌集》,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5. 扩展:16世纪, 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三、宗教改革(略)
【学习探究】人文主义有哪些特点 ?
(1) 重视现世生活, 追求物质幸福, 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3) 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 反对虚伪造作。
(5) 强调发展个性, 反对基督教之禁锢人性。
局限性:过分强调人性而掩盖了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造成人的私欲膨胀。
第7课 启蒙运动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l) 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 , 挑战教会的。
2.概况:
(2) 高潮:18世纪中叶,法国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3. 核心:“理性”, 即主张人自己去思考, 否定一切外在。
5.性质:是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1)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
②提倡“天赋人权”,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 孟德斯鸠
②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3) 卢梭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2) 主张:①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③主权属于人民, 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l) 欧洲: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2) 世界:①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学习探究】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有哪些发展? 
(2) 从涉及的领域看, 由文学、艺术领域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领域的各个方面。
(4) 从思想特点上看, 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 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 为了解放全人类宣传理性真理。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造纸术 西汉前期, 已有纸, 105年,东汉
 
印刷术 隋唐之际,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指南针 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l.《九章算术》
(2) 地位:
 
2. 计算工具:最早是算筹, 后来演变为算盘。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l. 天象观测
(2) 天文学家石申, 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后人辑成《石氏星表》。
2. 历法: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 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项目类别 书籍 作者(朝代) 地位
四大农书强调精耕细作。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东汉) 被誉为“万事宝典”
【学习探究】简述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我国古代科技长期世界的原因。
【热点链接】对我们深刻启示:
【知识梳理】
l. 先秦诗歌
①取材范围及构成: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分风、雅、颂三部分。
③特点:以四言为主, 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①形成:战国时屈原创造的。
③特点:采用楚国方言, 句式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
(1) 形成:以楚辞为基础, 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3) 代表作:①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3. 唐诗
②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时期 代表 特点
 
孟浩然、王维 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
杜甫 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二. 宋词和元曲
(1) 产生背景: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
2. 元曲
 
 
三、 明清小说
②经济:工商业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市民阶层扩大。
(3) 代表作
 
③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
【知识梳理】
1. 汉字
(2) 形成:商朝已形成完整体系。
①序列:按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
2. 书法艺术
(2) 基本特征:
楷书 笔画详备, 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
二、京剧的出现
②道光年间,又有湖北的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 
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出的程长庚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名艺人。
【学习探究】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2. 秦汉:秦汉时期, 国家统一, 生产发展, 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西汉儒学独尊, 文化由此得到迅速发展, 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4. 宋元:北宋重文, 商业繁荣, 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心情压抑, 促使杂剧繁荣。5. 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弱,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